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仲霞[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49-51,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意象概念拥有丰富的内涵,对它的阐释必然多元,审美意象理论的建构也是多元化的。总结百余年来的意象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三大理路,即中国古典美学理路、心理学理路和现象学理路。意象研究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路意象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先秦时期的“易象”“道象”概念,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言、象、意之分以及《文心雕龙》中意象概念的产生,再到唐宋以降意象概念的不断丰富与深化,最终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一些现代美学家立足于中国美学传统来阐释意象范畴,并且力图以意象范畴为中心重建中国美学体系,主要代表有宗白华以及当代的叶朗、朱志荣等人,他们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