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丹丹 Zheng Dandan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2]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武汉43007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22年第11期43-52,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富分化现象的家庭代际传递动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BSH040。
摘 要:探索“剩女”“剩男”的形成原因并加以治理,有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针对县城“剩女”这一新现象,基于对S城15名大龄未婚青年的访谈,揭示县城青年缔结婚姻时处境、行为和观念的性别差异,用默顿的越轨理论剖析女青年行为选择的背后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区域有效性别比失衡,以及女性择偶梯度的单向性固化等原因,县城体制内女青年比男青年的婚配压力更大、难度更高。男青年表现得更为传统,坚守男大当婚的规范;而女青年则通过寻找同类实现相互赋权,质疑并瓦解“女大当嫁”这一传统目标,建构“胜女”形象对抗符号暴力。基于此,建议通过提高女性家庭地位和在家庭中的获得感等方式治理“剩女”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