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第与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东方学家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西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类型、分期与批评  

Palladi and Orientalists'Studies on Islam in China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林[1] Li L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摘  要: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东方学家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以1866年巴拉第《中国的穆斯林》刊行为肇始标志。巴拉第与其他欧洲东方学家研究中国伊斯兰教,重视维护本国在华利益。1910年以后在爱丁堡世界宣教大会影响下,重视宣教的英美传教士取代欧洲东方学家,成为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主力。东方学家与传教士所代表的“殖民”与“宣教”,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两种主要类型。同时,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分期基本参照中国历史而非参照西方历史,说明主客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西方无法将中国研究完全“物化”。西方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从开始就带有东方学烙印,批评该学术传统的关键在于重新理解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反思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目的与方法。

关 键 词:巴拉第 东方学 中国伊斯兰教 

分 类 号:B96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