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林[1] Li Lin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摘 要: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东方学家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以1866年巴拉第《中国的穆斯林》刊行为肇始标志。巴拉第与其他欧洲东方学家研究中国伊斯兰教,重视维护本国在华利益。1910年以后在爱丁堡世界宣教大会影响下,重视宣教的英美传教士取代欧洲东方学家,成为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主力。东方学家与传教士所代表的“殖民”与“宣教”,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两种主要类型。同时,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分期基本参照中国历史而非参照西方历史,说明主客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西方无法将中国研究完全“物化”。西方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从开始就带有东方学烙印,批评该学术传统的关键在于重新理解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反思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目的与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