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来东南寺院的结界实践和僧俗认知  

The Practice and Explanation of Sima-bandha in Southeast China from the So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正贞[1] Du Zhengzhen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历史系,杭州310028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22年第3期56-65,共10页

摘  要:佛教中的“结界”一词有多重含义,各派的结界做法亦有差异。唐代以前,东南佛寺的结界记录较少。道宣解释并发展了《四分律》中以秉法为目的的结界规范。北宋南山律师择梧、允堪、元照等在东南寺院多有实践。南宋之后,律宗沉寂,在僧俗认知中寺院结界的含义和做法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结界的做法受到密宗的影响,另一方面“结界元始本欲秉法”的意义被淡化了,士大夫甚至将寺院大界相理解为具有产权分界意义的“界至”。律宗结界在东南地区被传播、实践和变化的历史,既反映了佛教各派间的相互影响,更反映了佛教严明戒律和世俗明确产权这两种不同趋势的相遇和互动。

关 键 词:结界 寺院 南山律宗 界至 

分 类 号:B947[哲学宗教—宗教学] 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