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旭升[1] Shi Xusheng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1期20-29,共10页
基 金:中国传媒大学中央业务经费支持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戏剧学创新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UC200A013);“20世纪戏曲‘新编历史与模式研’”(项目编号:2018CUCTJ09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相对于传统戏曲剧目的搬演,20世纪以来的戏曲新编创作,是以新剧目的编创为目的,它不仅提供了新的舞台呈现,而且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赏体验和审美范式,成为戏曲现代化之实现的主要路径。戏曲新编创作既需要对于中国戏曲本体的依归,又需要为表达新的时代精神而不可避免地借鉴西方戏剧的审美经验,逐渐走向美学上的融通。如何在“传统戏曲”之外追求“现代戏曲”的品格,戏曲新编创作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实践路径和阐释路径。因为“现代戏曲”不唯是现代题材的戏曲,也不仅仅具有现代市场、为现代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而是具有现代性审美品格的戏曲,故而,从戏曲新编的创作经验入手,考察20世纪戏曲新编的历史,总结其艺术范式的转换,进而构建中国现代戏曲新美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