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保罗·巴兰 保罗·斯威齐 张雪琴(译) Paul A.Baran;Paul M.Sweezy
机构地区:[1]不详 [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22年第7期3-20,共18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外左翼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与经济停滞理论研究”(编号:17CKS029)。
摘 要: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巨型公司的崛起、托拉斯化和垄断化浪潮的袭来,以及阶级斗争在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日趋尖锐,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所根深蒂固的不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欲望日渐导致了一种新的拜物教和理性化的出现,经济学日益沦为替一个越来越倒退的经济社会秩序辩护的学科。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销售努力从生产过程的辅助性角色演变为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生产与销售的融合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劳动力价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断利润不再仅仅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量在垄断资本之间的分配,还可通过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的形式获得。国内生产净值在剩余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分割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而且取决于流通过程。这意味着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不仅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用经济剩余概念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关 键 词:垄断资本主义 巨型公司 经济学革命 生产与销售的融合 销售努力 经济剩余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