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叠韵与现代新诗音乐论  

Double Rhyme and the Musical Theory of Modern New Poet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小青 REN Xiaoqing

机构地区:[1]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范式重构”(20&ZD282)。

摘  要:双声叠韵是六朝诗学批评的重要论题,宋以后论者渐少,直到清中期又被大量提起,并在现代白话新诗运动中掀起波浪,引发不小的争议。胡适援引清人周春对杜诗双声叠韵用例的论析,试图利用双声叠韵以重建诗体解放后白话新诗的音节。胡怀琛主张新诗要有天然的音节,强调双声叠韵的连绵性,反对胡适将新诗引入近体诗的纤巧之径。刘大白、唐钺、郭绍虞等先后从学理上对“双声叠韵”问题进行清理,肯定了人为的非连语双声叠韵与自然音节的原则并不相悖。现代各派诗人、诗论家又进一步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予以观照,验证了人为双声叠韵的合理性。现在重新审视这段学术史,探寻双声叠韵在新诗音节中的作用,对于当下的新诗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双声叠韵 现代新诗 联绵词 音节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