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1-58,152,共9页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同价值’基础研究”(22CKS059);吉林大学创新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文明意涵研究”(20220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通过对观念论建制的颠覆和瓦解,费尔巴哈摧毁了德国形而上学的神秘基础,并将哲学从超感性的天国唤回到了感性的现实之中。他以直观中的自然和人作为“未来哲学”的出发点,并构建起了一种以自然主义为根基的人本学。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哲学的这一构想尽管恢复了感性自然的本体论意义,但同时却使人沦为非现实的抽象物:一方面,直观中的自然只是以自在存在的状态与人相对立;另一方面,人在“自在自然”中仅仅具有对自然的纯粹依附性。一言以蔽之,自然与人在本质上相分离而失却了彼此间的内在同一。与之相异,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之间内在的同一性出发,在批判直观哲学范式的基础上将自然把握为与现实的人密切相关的“人化自然”,并揭示了其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三重内在构境。据此,马克思实现了对费尔巴哈“自在自然”的批判性超越。object:on the one hand,nature in the intuition is only in the state of existence in itself in opposition to man;On the other hand,man in“nature in itself”has only pure dependence on nature.In a word,nature and man were essentially separated and loose the inner identity of each other.On the basis of critical intuitive philosophy paradigm,Marx regarded nature as“humanized nature”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man,and revealed its three inner conditions embodied in the perceptual activities of man.Accordingly,Marx realized the critical transcendence of Feuerbach’s“nature in itself”.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