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星星 刘伟 李宇轩 李鹏[1] 张园园 李冬 崔晓云[1] 吴旸[1] 林谦 李岩[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9期1682-1688,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622);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No.2020-2-4201)。
摘 要:中医气血理论在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气”“血”中包含着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此外,“气”“血”与免疫系统具有功能一致性,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自稳是气血功能的具体体现,故调和气血即为调节免疫稳态。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因此,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注重调和气血;同时也通过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调和气血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在心力衰竭免疫调节中通过恢复免疫细胞/分子的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最终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心力衰竭免疫调节疗法提供新思路,并丰富气血理论的科学内涵。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4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