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时间观视域下的数字零工困境分析与缓解之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英[1] 张玉禾 刘勇[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的百年道路与经验总结研究”(21JZD008);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重点课题“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研究”(2022WZD009)。

摘  要:数字零工已成为当前就业重要形式,在时间自由表象之下,掩盖着数字平台“时间剥夺”实质。基于马克思时间观视域,数字零工存在三方面困境:首先,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对数字零工而言,则表现为时间是人的消极存在;其次,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数字零工则表现为时间是人的桎梏;进一步,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数字零工则表现为时间是人的囚笼;基于此,提出数字零工的缓解之策:加强多元主体协同监管,促进人的积极存在;贯彻人民至上发展理念,解放人的生命尺度;坚持数字技术反哺机制,拓宽人的发展空间。

关 键 词:马克思 时间观 积极存在 数字零工 

分 类 号:F4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