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瑞芬 邱心悦 赖思艺 金威尔[2] 刘光辉[2] Zhang Ruifen;Qiu Xinyue;Lai Siyi;Jin Wei′er;Liu Guanghui
机构地区:[1]德化县中医院,福建德化362599 [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出 处:《中医研究》2024年第4期1-4,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4369);福建中医药大学优势学科专项课题(X2022018-专项)。
摘 要:中医学中“降”与消散、沉下一类治疗动作行为相关,“浊”涉及生理性物质、代谢产物、病理产物或致病性物质等。降浊既包括胃降等脏腑生理功能和人体排出粪、尿等生理行为,也涵盖药物的功效和主治法则。降浊与脾之升清、胃之通降、肾之气化和主水、肺之肃降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狭义的降浊是指恢复胃腑降浊生理功能的方法,广义的降浊包括各种提升脏腑降浊能力的方法及消除水、湿、痰、饮、瘀等浊性致病物质的治疗方法。降浊法包含了升清降浊等常见的具体治疗细则。
分 类 号:R242[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