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肖像画的图像功能与儒家精神的现代转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胜选[1] 

机构地区:[1]安康学院

出  处:《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摘  要:儒家哲学是徐悲鸿美学观念与艺术追求之所在。徐悲鸿自幼随父习读儒家经典、摹写绘画,青年时期留法,这些学养的积淀,使他秉持的传统“求真”美学思想在其肖像画中皆有呈现。徐悲鸿一生画过无数肖像画,有圣人先贤、民族英雄、官僚巨商,亦有诗人学者、眷属师友,也关注劳动人民、伟人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与知识分子。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徐悲鸿,所作的肖像画具有鲜明的西方学院派的写实造型和中国的“求真”意蕴,不但蕴涵了他留法前后对助其积极拓展交游网络与身份建构的“朋友圈”的感恩意识,而且体现了儒家优秀传统“感恩怀德”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彰显了作为图像的肖像画的颂德扬善、崇孝表行、慎终追远的图像功能之时代强音。

关 键 词:儒家精神 徐悲鸿 肖像画 现代转化 

分 类 号:J211.2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