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丽懿清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
出 处:《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2期205-211,共7页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关雎》《越人歌》及《山之高》三首古诗词艺术歌曲风格及共性特征的音乐形态学分析,探讨其在音乐意象生成及诠释向度上与中国古典文学香草美人传统之间所可能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并无对此三首音乐作品作“正确释义”的雄心,而是在诠释学视域融合的视角下为三首艺术歌曲提供一种可能的解读向度,以此与各位分享彼此的“视界”。当文学文本与音乐相融,三首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呈现出了一种超越文学文本“内容本事”的“文化向度”,如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提示:我们所体会到的,总是比对象化的认识“更多、更深”,为艺术作品的诠释开放出更多的可能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