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若祥[1]
机构地区:[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
出 处:《科技中国》2024年第4期1-1,共1页China Scitechnology Think Tank
摘 要: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新发展阶段”到“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步步印记。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类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大幅度质的跃升。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激发市场需求的拉动力量,将科技创新深深根植在产业发展的沃土中,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期我们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组织了12篇稿件,从不同研究视角、不同区域范畴对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入剖析,既有对新质生产力基本概念、内在机理、发展路径以及发展中应把握好的若干重大关系的内容,又有从黑龙江、黄河流域、超大城市等不同区域类型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分析,还有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新基建等不同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阐述,这些研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命题,还是一个重要的改革命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必须回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