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长贵 刘宝杰[1] Sun Changgui;Liu Baojie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宁272000
出 处:《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1期5-10,共6页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摘 要:马克思从多重向度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既是共同富裕的逻辑起点也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是以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因而,生产力要素是理解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不可或缺的向度。正是基于对生产力的思考,马克思探讨了如何实现“富裕”的问题,强调生产力的巨大跃升是衡量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积累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手段。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以及科技生产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驱动作用,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