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立刚[1] ZHANG Li-gang
出 处:《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基 金:山东警察学院人文社科计划项目“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阶段性成果(FZZX2022-2)。
摘 要:晚清立宪运动以来产生的“宪法—富强”范式被自由主义宪政教义学批评为对宪法基本价值的工具性理解。但是,内含着资本本位、宗教依托和种族优越三大叙事的西方立宪政治价值准则也不过是西方有产者发明出来巩固、扩大其统治的一种工具性理念,具有强烈的“地方知识”色彩。因此,诉诸西方立宪政治模式以求得国家富强无异于缘木求鱼。在先秦法家富强思想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其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推动形成了“富强—宪法”范式,不但实现了国家独立富强的历史性任务,而且开创了迥异于西方国家的宪制发达模式,其创造性阐发的宪法价值理念才真正具有了“道”的品质。
关 键 词:“宪法—富强”范式 宪法价值 立宪自由主义 法家 “富强—宪法”范式
分 类 号:D91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