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野[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学文摘》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LAW SCIENCE DIGEST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人格标识系民事主体标表其个性特征的人身识别要素。既有研究呈现如下特征:其一,域外法制或学说作为重要引鉴来源;其二,部门法域交叉明显;其三,各学说之间的辩与立十分常见。死者系民法上的特殊保护对象,目前关于死者人格标识保护的专门研究相对匮乏。除立法论外,有关侵害死者人格利益法律后果的大部分研究多以原单行法模式下的解释论展开。《民法典》生效后,如何构建以新条文为中心的解释论,在新体系和新内容之下实现体系协调和教义展开,殊值深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8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