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光权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学文摘》2023年第3期61-62,共2页LAW SCIENCE DIGEST
摘 要:民事法律上有权取得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者为主张权利而对他人实施要挟或者欺骗,索取、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或诈骗罪,一直以来都有激烈争议,这涉及行使权利和财产犯罪的界限问题。对此,以往的理论提供了多种解决进路,主要争论聚焦于:为主张合法债权而使用恐吓甚至轻微暴力的,行为对社会秩序及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自由意思的侵害,在评价财产犯罪时是否可以完全不考虑?如果要考虑这一点,将行为人不当主张权利的行为认定为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就有助于保护财产占有的现状,同时,尽可能禁止私力救济,维护所有纠纷都经过法定程序解决的逻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