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学文摘》2023年第4期39-39,共1页LAW SCIENCE DIGEST
摘 要:通过研究司法实务中对于电子公证证据证明效力争议的把握及问题,发现司法实务中对电子公证证据证明效力产生分歧的根源在于,公证机构在办理电子公证时能否达到与传统公证所要求的“亲历性”标准,切实履行公证的证明职能。在传统公证中,要求公证人员亲自到场与当事人直接接触,一方面是核实当事人身份、防止伪造,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公证人通过察言观色确认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公证事项是否真实。但这一原则在电子公证中遭遇挑战。在电子数据公证中,公证人只能看到通过显示器等载体显现出来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可以在后天进行修改,而公证人如果不了解原理,即使是“面对面”坐在显示器前也无法感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