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璐[1] Pan Lu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8期104-113,共10页SOCIOLOGY
基 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小农户的组织化”(项目编号:21DTR025,主持人:潘璐)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农政问题”是经典的农村社会研究范式。本文以20世纪早期陈翰笙学派的农村研究为代表,探讨中国学者对农政问题进行本土化的早期理论拓展过程。在与考茨基、列宁等进行理论对话的基础上,中国农村派形成了对于中国农政问题的论述,拓展了农业资本主义转型的世界体系。与同时期的其他学派相比,陈翰笙学派提出的“农政问题”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纲领下,一体性地思考土地、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转型及其相互关联。面对中国当前农政转型的新特点,我们需要重拾农政问题这一学术传统,立足中国现实,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农政问题理论体系。
关 键 词:农政问题 陈翰笙 中国农村派 马克思主义 农政转型
分 类 号: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F323[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