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安宁[1] Hu Ann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433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3期122-135,共14页SOCIOLOG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社会实现路径与机制研究”(22ZDA08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化虽然被社会科学研究者视为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变量,但是从微观个体层面来讲,文化何以作用于个体从而改变个人的态度或者偏好仍有进一步细化和讨论的空间。借助文化三角模型和文化双重过程理论,通过区分可陈述的个体文化和不可陈述的个体文化,将文化的作用机制细分为实质认同与图式结构两类。利用这一机制分类框架,分析了中国社会传统生育促进文化如何通过这两种机制影响个体的子女性别偏好,以及个体的教育水平如何影响传统生育促进文化两种作用机制的强度。文化作用机制的这一分类框架助力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效力,回应日渐少子化社会的现实关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