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主体性和先验性的分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科林[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12-13,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心理学所提出的无意识概念,直接质疑了哲学一贯以来对于意识的阐释合理性。以无意识概念为基础的心理分析理论,诸如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分析,抑或是社会文明对个体的压抑,在揭示主体内在复杂结构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追问人们认识自我的可能性,且直接挑战了作为思辨哲学筑基的主体论和认识论。对此危机的回应构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胡塞尔认为尽管探讨无意识的研究必然要越过现象学意识描述的界限,但也只有以现象学的方法对无意识进行奠基性阐释之后,才能澄清由无意识所引起的误解。

关 键 词:心理分析理论 筑基 无意识 先验性 梦的解析 认识自我 主体论 心理学 

分 类 号:B84[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