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燕婷[1] 李安琪 Zhang Yanting;Li Anqi
机构地区:[1]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东莞523808 [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418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工作)》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Social Work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教育的融合研究:以青少年社会工作为例”(2021GXJK42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反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研究”(GD20CSH05)。
摘 要:受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影响,当代青年群体经历的城市化进程表现为: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小城市流动到大都市。在这一过程中,“空巢青年”作为新群体悄然而生。“空巢青年”的出现,是对传统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挑战。由于长期处于“荧子立”状态,“空巢青年”存在认知偏差、情感缺位、群体性焦虑和自我排斥等问题。从“个体化”的视角出发,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有利于帮助“空巢青年”逐步恢复自我统一性,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破解认知障碍,担当公共职责,从而促进青年更好地成长、更快地发展。这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也是发展性社会工作的重要研究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