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墅堰发电厂:民国时期长三角电业模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霍安治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凤凰周刊》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P

摘  要:民国时期电业发达,结构却非常落后,严重拖累了国家发展。要救国,首先得改革发电厂。电厂的结构性问题,归结为一个“小”字。“当时自营中小电厂设施,多是因陋就简办起来的。尤其是在小城镇,一般装置数十千瓦、至多一二百千瓦柴油机组,取其设备简,投资少,管理易。但柴油机都需仰赖国外装机,配电和用户器材基本上亦需来自外洋,加上发配电效率低,这就造成电价高昂。周转困难。”抗战时任资源委员会电业处长的陈中熙回顾了民初小型电厂的辛酸。

关 键 词:柴油机组 结构性问题 长三角 戚墅堰 小型电厂 民国时期 电价 小电厂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