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慧雯 朱晓庆[1] 

机构地区:[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出  处:《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4期184-187,共4页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摘  要: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向进行了概括与分析,从而产生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在的唯物主义的理论依据、人民立场为价值取向和科学理性为文化立场同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内在契合点。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乡村文化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品质总体水平不高及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立场,明确文化振兴主体、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和推动文化转型发展等路径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分 类 号:F320.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