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嘉良 金贵荣[1] Yuan Jialiang;Jin Guirong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4年第5期150-156,共7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本文探讨了电影影像合成技术在胶片、数字及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发展演进,分析了影像发生学层面的本体流变。传统视觉合成虽保留了物质性痕迹,但已开始尝试突破物理限制,拓展影像时空图景;数字时代则实现了从物理拼接到虚拟背景合成的根本转型,进一步扩展了创作的可能性和对真实性的探索;而AI智能技术的发展更是标志着以主动式生成为特点的影像创作新阶段的到来,重塑了人、影像与创作过程之间的关系形态。这一从合成到生成的演进不仅改变了视觉生产的方式,更深层次地涉及到了影像发生机制的本体嬗变,传统影像本体论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冲击和动摇,影像生成模型将物质实体和人的主导创作地位暂时性地悬置。在新兴的人机共创形态下,人类创作主体需要与AI建立起全新的协作关系,共同重塑影像生成的新机制,开拓艺术表达的新疆域和新可能性,由此也深层次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创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主体地位转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