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最 Guo Zui
机构地区:[1]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出 处:《雕塑》2024年第2期72-73,共2页Sculpture
摘 要:作为战后德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实践模糊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并提出了“社会雕塑”的艺术概念。在他看来,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应通过“社会雕塑”将个人创造力与社会的重塑联系在一起。作者以此提出“绘阿格里巴的少年”计划,试图将个人实践与“社会雕塑”概念相结合,反思当代社会对美学标准的塑造以及社会中个性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该过程中重新思考了个人在系统化教育中的挣扎,并认为博伊斯“社会雕塑”所倡导的开放性使得其对当今社会问题仍有着十足的穿透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