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伟[1] 孙丹[1] 杨传鸣[1] GAO Wei;SUN Dan;YANG Chuan-ming
出 处:《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年第6期83-85,共3页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基 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模态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SJGY20210067);哈尔滨体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模态视域下大学语文同课异构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研究”(XJ2022005)。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受到全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学界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逻辑机理、核心内涵、生成机制、关键要素、问题指向、重大意义、实施路径、实践探索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多元主体的权责不清,多元主体间的协同体系不完善,仍是困扰学界的重大问题。基于元治理理论,国家或政府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元治理者,负责价值引导、制度支持、战略规划和协调整合的任务,高校、教师、学生、市场和公民社会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元参与主体,在国家或政府的领导下,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