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麦迪娜·阿不都热依木 杜思齐 王佳新 麦合苏木·艾克木 MaiDiNa·AbuDuReYiMu;DU Si-qi;WANG Jia-xin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99 [3]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出 处:《新疆中医药》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项目(2020ZY378-130101-06)。
摘 要:目的运用整合用药网络与靶点网络方法,分析探讨治疗慢性肝炎的含大黄维医方剂核心处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查询中文资料来自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CNKI)、万方数据库系统(Wan fan Data)、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系统(VIP)、药智网数据(YAOZHI)中收录治疗慢性肝炎的含大黄维医方剂,建立处方—药物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18.0进行药物组的关联规则研究,寻找含大黄的核心处方。使用Cytoscape软件建立靶点网络,把有效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以及京都基因组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核心处方成分和核心靶蛋白分子衔接。结果由文献整理后共得到含大黄维医方剂共56首,涉及187味,其中频次>10次的10味;关联规则发现药对为大黄与小茴香、大黄与玫瑰花的支持度最高;根据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及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治疗慢性肝炎的含大黄核心处方是大黄、小茴香、玫瑰花、藏红花、乳香、甘草。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核心处方关键成分有山柰酚、异鼠李素、乳香酸、乙酰基-α-乳香酸、藏红花酸、因香酚等,核心靶点包括IL-6、STAT3、JUN、IL-1β、TP53、CCL2、SRC、IL-10等;KEGG富集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IL-17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的乳香酸、藏红花酸等与IL-6、JA、TP5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治疗慢性肝炎含大黄维医方剂核心处方组合可能通过AGE-RAGE、IL-17等信号通路作用于IL-6、STAT3、JUN、IL-1β、TP53等靶,为慢性肝炎的维医方药治疗及其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慢性肝炎 含大黄维医方剂 核心处方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