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潘丙才教授团队在纳米限域调控污染物氧化路径方向取得新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晚晚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水处理技术》2024年第5期152-152,共1页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摘  要:近期,南京大学潘丙才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目为“Carbon redirection via tunable Fenton-like reactions under nanoconfinement toward sustainable water treatment”论文。南京大学博士生高翔、杨志超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潘丙才教授为通讯作者,新泽西理工学院张文教授为共同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潘丙才教授团队将Mn_(3)O_(4)/PMS类芬顿体系限域在尺寸各异的无定形碳纳米管(ACNTs)中,研究了限域空间尺寸对污染物氧化路径的调变规律及相应机制。研究发现,在开放体系中Mn_(3)O_(4)(~17 nm)活化PMS氧化苯酚、双酚A等芳香类污染物主要生成醌、酸及羰基化合物等降解产物。在限域体系中,随着ACNTs的管径由120 nm降低至20 nm,降解产物比例降低,寡聚体产物比例显著提高,其中20 nm碳管限域类芬顿体系中寡聚体产率是开放体系的12倍。

关 键 词:南京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 通讯作者 空间尺寸 

分 类 号:X50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