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传统农耕器具耖耙形态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欧阳尚海[1] 关海珊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河北农机》2024年第6期6-8,共3页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物-境互文下荆楚传统农耕工具设计基因与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3Y054)主要成果。

摘  要:农具系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透过分析农耕工具的设计形态及发展历史可进行文脉的溯源。荆楚腹地为中华农耕文明的起源之一,形成了体系完备且配置多元的农耕工具系统。“耖”与“耙”为北方旱地以及南方水田的耕地农具,本文将从荆楚地区耖耙农耕工具的形态设计、交互以及材料工艺等开展研究,并与其他农耕流域的耖耙工具形态进行对比研究以凝练荆楚农具特有的地域文脉特色,最终探究荆楚耖耙在传统造物设计思维上的工匠智慧及造物之美。

关 键 词:农耕文明 荆楚耖耙 形态设计 交互设计 传统造物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