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信贵[1] 庞鹏 Xu Xin-gui;Pang Peng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
出 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9,F0002,共10页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党建统领基层智治的路径研究”(2023FX15)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监督执纪视域下的党内法规模糊性问题研究”(22SKDJ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举报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权力运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实名举报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搜集案件线索、履行监督执纪职能的利器。通过对实名举报不实信息者主观故意和成本收益的分析,有助于深刻洞察其内在原因与外在表象。现行制度对于实名举报不实信息的规制存在“概括性条款难以认定、惩戒性条款难以适用、原则性条款难以认知、救济性条款难以保障”等困惑,容易造成制度运行的间歇性失灵。对实名举报不实信息的规范应从制度解释适用、典型案例示范、区分处置以及研判澄清机制等方面完善,促进实名举报的正向功能发挥。
关 键 词:纪检监察 纪律处分条例 实名举报 规范化 澄清正名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