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春峰[1] 施红伟[1] 马腾飞 陈瑢 李鹏飞 袁蓉
出 处:《交通医学》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基 金:南通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MSZ20143)。
摘 要:目的:分析依诺肝素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均予以双下肢足底静脉泵机械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根据是否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分为抗凝组49例与非抗凝组11例。抗凝组患者于入院72 h予以依诺肝素抗凝治疗,其中无静脉血栓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00单位,每日1次,有静脉血栓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00单位,每日2次。比较术后0~24 h、~72 h、~14 d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发生部位以及活动性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抗凝组机械治疗0~24 h发生血栓4例(8.16%),~72 h发生血栓16例(32.65%),~14 d在物理+药物预防治疗干预下,新发血栓18例(36.73%),14 d内共发生血栓38例,发生率77.55%。非抗凝组0~24 h发生血栓2例(18.18%),~72 h发生血栓2例(18.18%),~14 d发生血栓7例(63.64%),14 d内共发生血栓11例,发生率100%。两组0~24 h、~72 h 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14 d DVT发生率以及DVT总发生率低于非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肌间静脉、股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非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小出血、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临床相关性非大出血发生率为8.16%,低于非抗凝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足底静脉泵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依诺肝素抗凝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需要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和药物副作用,制定个体化抗凝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