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草甘膦药害田间快速识别与综防技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玲玲[1] 杨作龄 高焕欣 

机构地区:[1]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卢龙066400

出  处:《现代农村科技》2024年第6期47-48,共2页

摘  要:核桃栽培生产实践中,由于间作花生、大豆需要除草工作,农户开始使用草甘膦,或者配合使用草胺膦、戊乐灵等除草剂进行除草,往往因使用浓度偏高、药剂漂移造成速生期核桃的果实、叶片、嫩枝出现黑点、斑块甚至果实脱落等严重药害,大多情况下,这种药害常被果农误诊为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急于用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中生菌素、二氯异氰尿酸等药剂防治,但效果不理想,给果农造成较大资金浪费。笔者结合核桃二次果复喷草甘膦果园观测结果及多年果园管理经验,总结了草甘膦药害防治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1草甘膦应用现状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关 键 词:果园管理 吡唑醚菌酯 核桃栽培 综防技术 药剂防治 中生菌素 速生期 内吸传导型 

分 类 号:S436.6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