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意与参与:维权行动展演的社会治理转向——基于仪式理论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咸玉柱 

机构地区:[1]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网络内容生态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1CXWJ07。

摘  要:维权行动是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变革的内生性产物,折射出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诸多现实问题。仪式作为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巨大话语”,为透视维权行为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本文结合仪式象征符号、情感能量和阈限空间对维权行动进行理论诠释和现象解析。研究发现,在象征符号层面,维权行动呈现典型的感官冲突、弱者身份和标签化叙事等非规范化行为特征;在情感能量层面,参与主体借助网络空间塑造“我们”的共意空间,激发朴素的道德正义;在阈限空间层面,维权行动展演构建了释放结构性压力的“公共性”场域。同时,维权行动展演在构建积极的社会参与情感时,其非规范、极端化、高情感也蕴含着系统性社会风险。

关 键 词:维权行动 象征符号 情感能量 阈限 社会治理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