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联结与沟通:中国古代媒人的媒介属性及传播职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祥辉 高嘉潞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24年第5期60-70,共11页News and Writ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学视角下儒家经典的‘经典化’过程研究”(项目编号:21BXW095)的研究成果;教育部课题“旌表门闾:中国古代的国家奖励与社会教化研究”(20YJA8600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婚必有媒”是古代中国特色的婚恋文化和礼仪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信息传播职能的“媒介人物”,媒人既是两性交往之间的信息中介,也是家族联姻的中介,还在古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周朝以来,媒人就是官方倚重的“媒介人物”。《周礼》中的“媒氏”掌管民众的婚姻事务,春秋战国时期的“聘使”在政治外交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唐代的“行媒”行使着维护和传播礼法的职能。古代媒人活跃于“小家庭“”微社会”与“大结构”之间,在人际交往、社会联络、政治沟通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婚必有媒”的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古代中国社会信息沟通的不足,维护和传承了传统的礼法和道德体系,在促成和保障婚姻的稳定、家庭的和谐及人口的繁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媒人 媒介人物 婚姻 礼文化 传播考古学 

分 类 号:G2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