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聪聪
机构地区:[1]郑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22年第1期67-69,共3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布登勃洛克一家》向人们生动详细地描述了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随着社会变迁、时代变幻由兴旺鼎盛逐步走向衰败没落的过程,透过家族在发展过程中遭受的垄断资产阶级的强势打压、野蛮排挤等现象,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性。这部经典作品突出的现实主义风格,被人们视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不过,由于这篇作品的创作者--托马斯·曼深受尼采等哲学家理念的熏染,缺乏反抗精神和竞争意识,对于强势野蛮的帝国主义,托马斯·曼并未采取积极有效的反抗手段,而是持消极态度,对于势单力薄的自由资产阶级,只能在哀婉之中予以期待。为深层次地分析《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一经典巨作,本文首先对托马斯·曼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对《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故事进行了基本论述,之后,以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深入细致化地解读了布氏家族没落现象,希望能够促进人们增强危机意识,学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