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盆花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佳欣 申子晴 杨文龙 于久旺 董至恒 包立道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2]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出  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1-14,18,共5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794、82160703);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1ZD14、2023ZD1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20 MS08046、2020MS08106);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138);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工程。

摘  要:目的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蓝盆花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蓝盆花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外其他4组通过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肝纤维化,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橄榄油溶液。造模4周后,分别按照高、中、低剂量灌胃给予蓝盆花溶液。生化鉴定检测大鼠ALT、AST活性;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E-cadherin、α-SMA和CollagenⅠ,同时检测PI3K、Akt以及mTOR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4周后,蓝盆花高、中剂量组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叶结构破坏等肝损伤表现明显减轻,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纤维化可显著增加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并降低E-cadherin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标志物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蒙药蓝盆花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关 键 词:蒙药 蓝盆花 肝纤维化 保护作用 PI3K/Akt/mTOR通路 

分 类 号:R975.5[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