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兰州学刊》2024年第5期62-75,共14页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研究项目“性别不平等视角下东亚地区极低生育困境与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1DRKJ01)。
摘 要:在低生育时代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父母育儿假期政策,然而任何政策的制定与有效执行需要建立在公众需要与福利态度的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对假期政策的公众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考察。基于个体自利、价值观念以及政策反馈理论,文章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假期时长、父母份额以及政府出资等三个维度,对我国父母假政策的公众态度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我国公众对育儿假期有着普遍诉求,但整体上认为假期应该更多地由母亲使用,仅支持父职的有限参与,而且超过一半的人不支持应由政府出资补偿假期收入损失;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假期政策公众态度尚未形成基于利益因素的群体分化,更多地受到价值观念的驱动。其中,关于性别角色、社会权利以及抚育孩子的价值观念是影响假期政策态度的重要因素。未来政策设计应在完善假期成本分担机制的基础上,注重融入性别平等理念,营造父母共同参与育儿的制度保障与观念共识,从而促进假期政策的落地执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