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琼[1] 朱虹[1] WANG Qiong;ZHU Hong
机构地区:[1]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出 处:《生产力研究》2024年第5期1-6,F0003,共7页Productivity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其提升路径研究”(19BTJ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与保障体系”(20&ZD1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就业形态的风险研判与系统治理研究”(20ASH0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新基建资本配置效率驱动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2021SJA0452)。
摘 要:文章结合制造业低碳发展和智能创新的新发展要求,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的TOPSIS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进一步研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2017年以来更为显著,但存在较明显的非均衡空间发展格局,呈现出极化现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相对差异在样本期间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内差异程度较小。地区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差异为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对其周边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转移存在异质性的空间辐射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