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晨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 处:《中医健康养生》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TCM Healthy Life-Nurturing
基 金: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学科助推计划一般项目(SY-XKZT-2021-1011);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课题(HKQGYQY-ZYY-2022-18)。
摘 要:“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古人将滋味与作用相联系,能更好地诠释药物的功用。《神农本草经》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便是中药的五味。五味不仅是药物的味道,也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及五行学说,将五味与五脏匹配起来,使用五味充养五脏。五脏精气充沛,人体则健康均衡。
关 键 词:脏腑经络 至真要大论篇 五行学说 五味 《神农本草经》 五脏精气 序录 素问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