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2]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72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5期1459-1483,共25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906601、2021YFC2901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3024);中国铀业有限公司-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创新基金项目(2022NRE-LH-16);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DHSQT22021005);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DHBK2019296)资助。
摘 要:古沉积物中的汞(Hg)富集现象已被用作火山活动,特别是大火成岩省(LIP)喷发活动的标志.然而,考虑到除了火山之外还存在其他潜在的汞源,以及能对汞赋存状态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如有机质、黏土矿物、硫化物矿物和铁氧化物),将沉积汞异常简单地视为火山活动的标志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汞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追踪汞起源和转化过程的很有前途的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确认汞峰值的成因和了解地质记录中汞的地球化学行为.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研究运用汞浓度和汞同位素来识别与主要发生在显生宙时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生物大灭绝事件、大洋缺氧事件和其他环境扰动事件有关的LIP火山活动.然而,前人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并非所有的汞富集都来自于火山的输入,这也强调了在使用汞作为火山作用的标志时需要更加谨慎.随着未来对汞同位素的进一步了解,汞同位素将对重建岩石记录中的火山活动及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产生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汞稳定同位素 大火成岩省 生物灭绝事件 大洋缺氧事件
分 类 号:P317[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597.2[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5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