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晓[1,2] 王厚杰 范勇勇[3] 毕乃双 缪驰远 徐景平[2,5] 杨作升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2]崂山国家实验室,青岛266061 [3]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东营257000 [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5]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深圳518055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5期1619-1630,共12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41005、42121005、42176168、42149301、42041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2241007);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TS20190913、TSQN20221105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22KJ045)资助。
摘 要:近几十年随着水库大坝的兴建,全球河流碎片化程度加剧.水库的拦截与调蓄改变了河流自然水文过程,进而导致河流-河口系统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因此,缓解水库大坝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保障河流-河口系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受人为干预最为强烈的大河之一,黄河流域内广泛分布的水库改变了黄河径流通量和时空输送格局,引起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河口生态系统的显著调整.近年来,为了改善河口生态环境、促进河口渔业资源恢复,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在春季(黄河口鱼类的主要产卵期)实施生态补水,通过加大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增加春季入海径流通量,塑造适宜的河口盐度环境.2011~2020年,小浪底水库春季总计过流84.05km^(3),其中约40%(33.16km^(3))来自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排放.生态补水导致黄河春季入海径流由1.50km^(3)/a增加至3.46km^(3)/a,河口区平均盐度下降1.6PSU,河口鱼卵密度、仔稚鱼密度明显增加.黄河通过水库调控增加春季入海径流改善河口生态系统、促进渔业资源恢复,为缓解水库的负面生态效应、实现陆海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