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312030
出 处:《浙江创伤外科》2024年第5期813-815,共3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基 金: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科技攻关计划(绍柯科〔2018〕49号-2018KZ42)。
摘 要: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150例骨科髋部周围骨折或下肢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均治疗至出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下肢肿胀情况,比较两组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肿胀、疼痛、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B水平为(3.32±0.24)g/L,较对照组的(3.75±0.33)g/L更低(P<0.05);观察组PT、APTT水平分别为(18.54±2.71)s、(37.96±4.53)s,均高于对照组的(15.97±2.46)s、(35.15±3.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5.52±2.88)d、(2.96±0.58)d,均短于对照组的(21.03±3.12)d、(4.83±0.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水平为(0.52±0.14)cm,较对照组的(0.63±0.17)cm更低(P<0.05);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分别为(37.35±3.25)cm/s、(53.58±7.64)cm/s,均低于对照组的(28.26±3.04)cm/s、(45.24±7.3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疼痛、DVT发生率分别为4%、1.33%、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14.67%、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骨折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肢消肿,缩短平均住院日,值得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下肢肿胀 住院时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