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旭辉[1] 杨梦成 严晗 郭术周 Li Xuhui
机构地区:[1]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蚌埠233030 [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3]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88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3年第5期109-114,共6页Innovative policyand managemen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创新环境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71872047,2019.01-2022.1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化经济体系统计监测评价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2021-01-07-00-02-E00127,2021.02-2023.1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及推进策略研究”(gxyqZD2020088,2020.09-2022.12)。
摘 要:基于2009-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G1-CRITIC组合赋权方法测度中国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考察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分布动态和长期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但其梯度特征明显,长三角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泛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处于较低水平;(2)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极化效应”加剧,长三角、泛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均存在多极分化趋势,且呈现明显层级结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3)由于经济圈内部省份之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和正向溢出效应,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马太效应”有所缓解,且趋同过程不独立,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持续存在。
关 键 词:人工智能产业 科技创新能力 趋势演进 综合测度 三大经济圈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F49[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