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拖腔”形态再论潮尔道旋律声部与长调的差异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额日登夫 

机构地区:[1]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100020

出  处:《内蒙古艺术》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Inner Mongolia Art

摘  要:潮尔道是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多声部合唱。潮尔道旋律声部具有长调形态特征,而潮尔声部与呼麦低音唱法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因此学界认为:潮尔道是长调与呼麦的“合成品”。本文秉持潮尔道的两种基本结构是相对独立的观点,除去表现形式、结构、文本等因素后,从“拖腔”的形态共性将潮尔道旋律声部与长调的纯粹“音乐”的表征音响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拖腔”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性除了表现在文本分析上,还建立在业内人对于两种体裁的歌唱具有特殊的辨别能力——“听觉反应”,而这种“听觉反应”其实源于两种体裁的本体属性。

关 键 词:潮尔道 长调 “拖腔”形态 《前世积德》 《微风》 

分 类 号:J616.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