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南来文人”的清宫想象——以《清宫秘史》《倾国倾城》《德龄与慈禧》为例  

Three Generations of Mainland Literati Imagining the Qing Palace in Hong Kong China:Taking Sorrows of the Forbidden City,The Empress Dowager and Deling and Cixi as Exampl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之莺 Xiong Zhiy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3年第5期85-93,共9页MOVIE AND TELEVISION ART

摘  要:中国香港影片《清宫秘史》(1948年)《倾国倾城》(1975年),以及话剧《德龄与慈禧》(1998年)各自风靡一时。三部作品从三种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同一段历史,具有显见的亲缘性。朱石麟与姚克的珍妃是一位“英雄”;李翰祥则颠覆前作,塑造了抑郁而不愚味的慈禧;何冀平又在此基础上引入“内在的他者”——德龄。四位创作者在不同情势下由内地赴港,分属三代“南来文人”,作品中的清宫想象也折射出不同的“北望”姿态。《清宫秘史》仍是海派文化的“借地还魂”;李翰祥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后竭力剔除作品的政治涵义,在《倾国倾城》中展现出“恋物癖”式的历史怀想;何冀平则在历史转折之际重新召回政治意味,将《德龄与慈禧》作为其理想的“九七”答卷。

关 键 词:清宫秘史 倾国倾城 德龄与慈禧 南来文人 文化意味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8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