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苗国[1] 彭大松[2] Miao Guo;Peng Dasong
机构地区:[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 [2]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DEMOGRA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17ZDA1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流动家庭生计脆弱性与政策支持研究”(21BRK03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生育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不仅是私事,还具备公共及社会属性。从“利己”到“利他”,西方社会一直以来并未能突破利他与利己的二元冲突。生育实践是“个体利己主义”和“群体利他主义”最重要的统一路径,生育教化及代际传承则是“个体”与“群体”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应对现代生育危机不可迷信西方的治理技术,生育支持体系建设也应跳出“欲望—利益”导向的个体化思维,从群己权界新视角,以“家国互嵌”和“人心—人伦”的群体价值观教化切入,运用“家国一体”文化自觉手段,通过社会督促指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并对竞争性养育文化采取“减负降压”等制度位育举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0.22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