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修岩[1,2] 王娇 Liu Xiuyan;Wang Qiao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1189 [2]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南京211189 [3]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州51063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3年第12期112-124,共13页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研究”(22&ZD066)。
摘 要:近年来,城市几何形态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刻画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其不但影响城市通勤及人口、收入增长,而且对城市创新能力这一关乎长期增长的因素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内部的视角出发,结合经典的集聚经济与知识溢出理论,分析了以城市几何形态为表征的城市横向空间发展模式影响创新的直接与间接机制;然后使用2000-2015年欧洲航天局发布的陆地覆盖数据测算了中国城市的几何形态指数,并将其与中国专利文件和各项城市特征进行匹配,构建了城市-年份维度的样本;进而基于OLS与工具变量法系统识别了城市形态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空间发展趋于松散化形态会抑制其专利产出;该效应存在城市创新强度与公共交通发达程度的异质性,即创新强度较高和公共交通欠发达城市受到松散形态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结合专利引用信息和城市经济密度进行验证后发现,松散的城市形态会提高城市内部知识流动的地理障碍,阻碍知识溢出,且形态松散化城市的内部难以形成显著的集聚中心,消解了集聚经济的发挥。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就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规划方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