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灵玉 Zhao Lingyu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4期82-92,共11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摘 要:鲁迅的译文《罗曼罗兰的真勇主义》为系统梳理鲁迅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记忆书写,揭示鲁迅“旧事重提”的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野草》中“过客”和“死火”两个意象的生成明显受其影响。约翰·克里斯托夫和神关于记忆与生命意义的对话,“补全”了《过客》中神秘声音的内容,即要接纳过去,在自己之外寻求生命的意义。在《过客》和《死火》中,鲁迅逐渐摆脱了记忆、自我、意义等问题带来的困扰,构想出一条通过记忆书写体认自我的道路;这一过程与约翰·克里斯托夫接受神启、重拾战斗勇气的经历具有同构性。在《朝花夕拾》和《坟》中,均可看出鲁迅自觉通过记忆来体认自我的实践。
关 键 词:《罗曼罗兰的真勇主义》 “旧事重提” 《过客》 《死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